【第1篇】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800字怎么写1500字
放假在家,随手在书架上取来一本书,坐在窗边,品一口茗茶,偷得半日闲。这是一本出版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书。当初是以一本休闲小说购买的,读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一直以为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苏菲的日记》和其他厚重的令人伤脑筋的哲学书不同,读它更像是读一本侦探小说,让人不自觉地跟着苏菲去思考,去探讨一个个哲学问题,去拜访一位位哲学家,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这本书的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追逐和渴望知道答案,了解哲学的心情。
故事是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蕴涵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苏菲在彷徨中开始思索,并在她的私人哲学老师艾伯特的引导下进入西方哲学领域。苏菲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和已成为历史的那些有着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进行了一次心灵的谈话,目睹了历史又一次严肃的重演。看这样一部作品,等于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苏菲的所到之处,处处凝结着文明的精华,弥散着哲学的气息。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感受最深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能够在谈话中揭露人思想上的弱点,使其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在公元前399年,他却由于过于直言,被他曾指责过的上层人士送上法庭,以其“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苏格拉底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即使到了生命的结束也要坚持真理。他重视良心与真理,敢于为了真理而战,为了真理而牺牲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看这样一部作品,等于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苏菲的所到之处,处处凝结着文明的精华,弥散着哲学的气息。在这样一本小说里,包括了整部西方哲学史,本身就极具魅力。一直觉得哲学是一门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学问,生涩难懂,但其实一直是我不了解哲学。这本小说系统地涵盖了各种哲学思潮。随着小说人物在书中不停的追逐和寻求剧中谜团的解答,越来越深入的使我了解到以前不感兴趣的西方哲学史。
一直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让人敬而远之。可是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精选用户撰写心得60人觉得有帮助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很多人都读过,它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讲了很多深奥的东西。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有点懵,因为里面提到的那些哲学家的名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什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类的,以前都没怎么接触过。不过慢慢看下去,发现其实也没那么难懂,书里的故事把哲学变得很有趣。
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叫苏菲的女孩收到神秘信件开始的,信里问她“你是谁?”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人给问住了。我刚开始觉得这问题挺傻的,但后来想想,确实挺有意思的,我们平时很少会停下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跟着苏菲一起学习哲学的过程,就像是在探索世界一样,特别吸引人。
我觉得写读书心得的时候,得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而不是单纯地复述书里的内容。像我刚才说的,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写的时候可以把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写下来,或者是那些让自己恍然大悟的瞬间。当然,写的时候不能光顾着抒情,还是要结合书里的内容,不然就成了无源之水。
有时候写东西容易跑题,写到一半就忘了初衷。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写着写着就开始想别的事,结果写出来的内容乱七八糟。还有就是,有些话想表达却找不到合适的词,只能凑合着用一些不太恰当的表达,这样就会显得不通顺。比如,有时候我会把“理解”写成“领会”,虽然差别不大,但读起来总觉得怪怪的。
书里提到很多哲学思想,比如存在主义什么的,这些东西挺复杂的。写心得的时候,最好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然后再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是直接照搬书里的原话,那就不叫心得了。而且写的时候要注意分段,一段一段地写,不然整篇文章看起来就像一团乱麻。
写心得的时候别太拘谨,不用非要写得很正式,只要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就行。像我写这篇心得的时候,就想着怎么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所以写得比较随意。不过写完后回头看看,发现有些地方确实不太通顺,像是“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同时也让我感到困惑”,这句话就有点啰嗦了。
【第2篇】关于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600字以上怎么写850字
我记得自己是在看完同名电影后去找来《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看的。我在图书馆找到唯一的一本92年版的《苏菲的世界》。说是“唯一”毫不夸张,当时的网上除了对电影的简单介绍,几乎找不到书的相关情况,“苏菲的世界”是一个非常冷门的词组,所有的中文网页搜索结果也只不过三页,而且大多是繁体。翻着泛黄的书页,我用了整个暑假的时间咀嚼完。期间思考的乐趣以及原著带来的惊喜伴我度过了几十个不眠之夜,受益匪浅。虽然电影的内容远没有原著的丰厚充实,但还是非常感谢它带领我走进了那个“世界”。看原著的过程像是登山,一级一级地爬上去,走到最后,你发现自己仿佛已经远离了芸芸众生,远离了庸碌的生活细节,你抬头望着星空,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崇拜和敬畏,然后,你试着向周围的同类呼唤,却发现他们总是不屑一顾。他们没有嘲讽,只是不解,然后走开继续他们无关痛痒的蜚短流长。
《苏菲的世界》本身只是一本所谓的哲学启蒙书而已,并不包括一切。可笑的是,我当时像一个意外获得宇宙最大秘密的小孩一样,对书上的每个字都视如蕴藏巨大能量的咒语。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活中琐碎事务的极大厌倦感以及对大众口味中的盲目部分极度反感。这里不想赘言书中的内容,只是觉得一场梦醒来之后,人类是多么的孤独和可笑。在感叹宇宙和生命的同时,我也不禁唏嘘:人类只是进化链上的一环,那么的渺小!于是不得不对生命和自然产生敬畏,对上天的馈赠心存感激。哲学让我清醒,我学会了在不容乐观的现实中平静地走在路上,没有悲观,也没有愤世嫉俗,只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之后,一种坦然的心境。我很庆幸当时的自己在陷入迷惘前仔细读完了它,我知道,自那以后我的人生和态度将会改变很多,能有这样的改变也就够了。
《苏菲的世界》最好是仔细读过、思考过,至少要浏览过,毕竟它的讲解章节有些枯燥,需要很大的耐心。如果我到现在才读到它的话,相信自己已经习得的知识和形成的观念会影响阅读的质量,以那种废寝忘食的痴迷状态阅读一本厚达五百多页的哲学启蒙书,我想以后是不会再有了。所以对这本书更怀有特殊的感情。
精选用户撰写心得14人觉得有帮助
写心得,有些人一提到写东西就发怵,其实真没那么夸张。先得知道这本书讲了什么,苏菲的世界,就是个哲学启蒙故事。不过光看懂故事还不够,得琢磨作者想表达什么,比如人怎么来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
刚开始写的时候,不用太着急下结论,先把自己脑袋里的想法倒出来再说。就像我刚看完书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各种问号,苏菲是谁,她怎么突然收到信,还有那个神秘的艾伯特到底什么来头。后来慢慢理清思路,才发现这书不只是讲故事那么简单,它在引导人思考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书里提到的那些哲学家,像柏拉图、笛卡尔什么的,都挺有意思的。写心得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想这些理论跟自己有没有关系。比如笛卡尔那句“我思故我在”,乍一听有点玄乎,但仔细想想,人在怀疑的时候不正是在证明自己存在吗?这种联系到现实的思考,能让心得更有深度。
不过有时候写着写着会发现自己思路乱了,这个是因为没提前规划好。比如说你先写苏菲的经历,结果写着写着又扯到哲学家的理论去了,最后整篇文章就显得松散。这种情况最好是在动笔前稍微列个大纲,把主要想讲的东西大致排个顺序。
写心得的时候,语言也不用太正式,太严肃反而会让读者觉得距离感强。可以试着用比较轻松的语气,比如“嘿,你们知道吗?”之类的话开头,这样能拉近跟读者的距离。当然,既然是写心得,肯定得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全抄别人的分析,不然写出来就没意思了。
要是实在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可以试着回答几个问题,比如这本书最打动你的是哪部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可能就是你的切入点。再比如书里哪些观点让你特别认同或者特别反对,把这些情绪带进去,写出来的内容会更有温度。
别忘了检查一下有没有明显的错误。有一次我写完后回头一看,发现一个地方把“世界”写成了“界世”,虽然不影响理解,但总感觉怪怪的。这种事情要是被细心的人看到了,可能就会扣印象分。所以写完后最好多读几遍,特别是那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同音字之类的。
【第3篇】有关苏菲的世界的读书心得怎么写550字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接下来我将要介绍一本好书,就是《苏菲的世界》。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就像一个谜团一般在她的眼前展开。当刚刚拿到这本书时,听到看过的同学都在说这本书十分难读懂,于是我便没看这本书。
但有一次,我在家里闲着无聊,就从书架上拿下来了一本书,就是那本《苏菲的世界》。我随便翻开一页细细的品读起来,顿时我被这本书中的情节吸引住了,觉得越看越有趣。另外,在这其中也有很多的好词比如“花木扶疏,无中生有”……一些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词语和许多句子如同这个句子“当天气变暖,积雪融尽时,千千万万的花草树木便陡地自荒枯的大地上生长起来了”。使我非常有画面感,仿佛置身于其中,也在那个氛围中,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同时文章中的一些好词佳句都十分准确,使文章大大增色不少。其中故事里的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描写的十分具体,因为这些句子大多数都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这样的写作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让我领略了优美的文字的同时,也让我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就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苏菲的世界》一书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世界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精选用户撰写心得51人觉得有帮助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很多人都读过,写心得的话得有自己的理解才行。书里头那些哲学概念挺复杂的,但其实咱们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想想里面讲的东西到底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刚开始读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点乱,毕竟它涉及的哲学家太多了。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有点懵,后来才慢慢理清楚。比如说苏格拉底、柏拉图这些人,他们的思想真的很深刻,但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他们活在今天会怎么看现在的世界。这可能是我胡思乱想,但我觉得这样能让自己更有兴趣去琢磨书里的东西。
写心得的时候,不用非要写得多正式,可以随意一点。比如记下哪个人物让你印象深刻,或者哪个哲学观点让你突然明白了什么。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书里提到艺术和现实的关系,当时就在想,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后来想想,其实很多事情都跟这个有点像,只是没太注意罢了。
有些人可能觉得哲学书很难懂,其实不用太纠结于每一个细节。像我读的时候,有些地方没完全明白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抓住主要的意思。而且书里的对话形式很有趣,跟着苏菲一起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挺有意思的。要是写心得时能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写出来,应该也挺好的。
有时候写着写着会发现自己跑题了,这很正常。比如我开始想写苏格拉底,结果写着写着就开始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好像有点偏题了。不过我觉得没关系,因为读书本来就是一种个人体验,只要最后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就行。
书里有些句子特别耐人寻味,比如“你是谁?”这样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有很多深意。写心得的时候不妨把这些句子摘抄下来,然后结合自己的想法写点感想。这样做既能加深记忆,也能让心得更丰富一些。
小编友情提醒:
写心得的时候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书读完后,心里肯定有一些触动的地方,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就挺好。当然,写的时候也可能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用词不太恰当之类的,但只要意思传达到了就行。
【第4篇】苏菲的世界寒假读书心得怎么写850字
其实我早买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可由于种种原因,我让这本书静静地躺在书柜里。直到这个寒假老师说除了必读书籍还要阅读其它任选的书目,我才在书柜里翻箱倒柜把这本被我遗忘了很久的《苏菲的世界》拿了出来,开始细细品读。
《苏菲的世界》是由挪威著名作家乔斯坦·贾德所著。十四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意外的发现信箱里放着神秘的一封信。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贴邮票。上面仅仅写着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苏菲在一位不曾谋过面的神秘导师的指引下,步入了哲学的大门。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苏菲的世界》完全可以当作哲学启蒙书来阅读,绝对能使你受益匪浅。另外,本书的小说部分,苏菲所经历的一系列怪异的事情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盟友仙境》,让我们沉迷其中。对于这本书,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苏菲的导师给苏菲的名为奇怪的生物的一封信,上面讲到的关于兔子的比喻,我感觉实在再恰当不过了,非常适用于我们现在包括小孩,大人的生活。一个嚎啕大哭的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用奇特的眼光面对着这个世界。那么他们就好比生长在兔子细毛的顶端,他们惊讶于种种事物。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打拼,不断的前进,也就越来越深入兔子的毛皮,往那层最舒服的毛皮走区,于是,他们就在那儿安居乐业,感觉非常束缚,不员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这危险的一步,其中有些人掉下来失败了,但有些人死攀着兔毛不放。可那些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的深处,尽情吃喝的人们却依然在讨论他们一尘不变的话题:今天股价涨了多少?某某蔬菜现在是什么价钱?一系列家庭的琐事,放在他们的嘴里,就等同于嚼一块泡泡糖那么有劲儿。所以说,我们要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出来,不要只满足与此时此刻的舒适温暖,泡在蜜罐固然爽快,但那会渐渐磨掉你的意志。我们不如去闯一闯,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兔毛的最顶端,再度以仿佛乍见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
精选用户撰写心得46人觉得有帮助
写读书心得,寒假的时候,我看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女孩叫苏菲的奇妙经历,她通过书信认识了哲学家,一步步了解世界的本质。写心得的时候,得先把书里的内容好好理一遍,不然写出来的东西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刚开始写的时候,可以先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下来,比如说苏菲第一次收到神秘信的时候,那种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还有那个哲学家给她的那些奇怪的问题,什么“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问题其实都挺烧脑的。把这些情节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这样读者能大概知道书的大致内容。
不过,光写书里的事情还不够,还得结合自己的感受。就像我看完后,就觉得人生好像一场大冒险,每个人都在寻找答案。我也试着去想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这些问题,结果越想越觉得自己挺渺小的。这种感觉要是能写进去,就比较有意思了。当然,写的时候别太死板,可以随意一点,就像跟朋友聊天那样。
写的时候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别光抄书里的句子,抄多了就显得没诚意。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哪怕表达得不太清楚也没关系。比如,我觉得苏菲跟哲学家的对话特别有意思,虽然有时候听不懂,但能感觉到他们是在探索一些很深刻的东西。这种话虽然有点模糊,但也能传达出一种情绪。
有些人可能觉得写心得就是要写得很正式,其实不然。如果能写出点轻松的感觉更好,比如我在写的时候,就想到了平时遇到的一些困惑,像考试压力之类的,想想苏菲那么大的难题都能面对,我这点小事算什么?这样的联想能让心得更有温度。
写到最后,还可以提一下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比如让我开始思考一些以前没想过的事情。不过,这里有个小问题,有时候写得太长,反而会让读者觉得啰嗦。所以,该收尾的时候就得果断一点,别拖泥带水。
【第5篇】____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范文怎么写800字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她从这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同时达·芬奇的绘画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包括其中。
这本《苏菲的世界》可谓是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记》,它引领我在一个新奇而古老的世界里漫游……其实在大千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漫游者,而哲学正是我们探路的一支火炬。它不示意你走向某一特定的方向,而是让你用心灵的眼睛去寻觅;它不限定你思考某一固有的现象,而是让你用自己思想的脚步去探察……
生活中,不能说人人都是哲学家。但我觉得,至少人人都有点哲学头脑——一种好奇的探求愿望,一种不弃的思考精神……
在生活中探索新闻,在学习中探索知识。就像苏菲在神秘导师创造的神奇世界里探索世界谜团。或许这种对于好奇的探索精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正是这种天性促使人们一往无前,正是这种精神使人们不断发现和创造。人类善于思考的能力真的很重要。如果不会思考,那么苏菲能在神秘世界里解开一个个谜团而受益匪浅吗?如果不会思考,那么我能在生活中因解出一个个难题而兴奋不已吗?如果不会思考,那么人们能在各方面得到进步因而加快发展吗?
苏菲在书中反复问自己:我是谁?我为何在这里?我认为,人类在探索和思考过程中所得到的快乐和收获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我想,苏菲以自己在神奇世界里的经历和感悟证明了:我探,我思,故我在。
精选用户撰写心得34人觉得有帮助
写心得,关键在于你得真用心去读,而不是随便翻几页就动笔。要是想写出点门道来,就得先把书里的东西琢磨透了。《苏菲的世界》这书,乍一看挺厚实,其实细读起来还挺有意思的。它讲的是哲学,可又不像那些老掉牙的哲学书那么枯燥。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被它那种讲故事的方式吸引住了。
开头那段话有点绕,其实也就是想说,读这本书的时候,得跟着苏菲一起思考,别光顾着看热闹。要是你没搞清楚那些哲学家到底说了什么,那写心得时就会觉得无从下手。比如尼采,他的超人理论,就挺烧脑的。你要是没弄明白,写心得时可能就会东拉西扯,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写心得时,我觉得最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毕竟哲学不是空中楼阁,它跟我们的日常也有不少联系。比如,苏菲遇到的问题,有时会让我想起自己曾经纠结过的那些事情。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不会显得空洞。不过,有时候写着写着,就会跑题。比如本来想写苏格拉底的辩证法,结果一不小心就开始感慨人生了。这种情况,我一般会回头看看,是不是偏离了主题。
还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语言的表达。有些人写心得喜欢堆砌辞藻,但我觉得这样反而不好。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才是正道。当然,偶尔也会犯点小错,像是把“因为”写成“所以”,或者是漏了个标点符号之类的。这种事情谁都会碰上,不用太较真。
书读得多一点,心得自然就写得顺手了。不过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得慢慢积累。有时候灵感来了,就能写出不错的内容;有时候状态不对,就只能凑合着写了。关键是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多想想书里讲的道理,再结合自己的经历,这样写出来的内容才会鲜活。
【第6篇】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怎么写1250字
近来看了《苏菲的世界》,这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所著的一本书。未看时,我就听同事说起这书,说是讲哲学的,有点难看下去。一听“哲学”二字,我的头一下子大了,心想一定是枯燥无聊透了。但这次由于开展名著推荐阅读,几本书在班级间相互轮换,《苏菲的世界》是我所教的班级首轮分到要阅读的书。推荐给学生看,做老师的岂能置身书外?于是我翻开扉页,仅仅看了这书的概述和几位大家的评点,我就知道我错了,同时也为结缘此书而庆幸。
这本书记述了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就这样,苏菲每天都会收到这种神秘的信,她在信中的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走进哲学,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拂络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仍不断接受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了。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正如马德兰·蓝格尔说:“《苏菲的世界》一书读来清新可喜。作者乔斯坦·贾德不仅文笔不俗,也是一个绝佳的教师,使读者能以阅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浏览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20世纪的整部哲学史,而不觉枯燥厌烦。”这本书吸引着我们跟随苏菲在神秘的哲学导师艾伯特指引下,走进哲学,使我们从困惑走向觉悟。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你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等,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人类的文明史。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
看《苏菲的世界》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形而上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
如“苏格拉底”这一篇章中,提到了如下的几句话:
“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只有自己内心真正明白的才算是智慧”
“明辨是非者必能进退合宜 ”
读着先哲的真知灼见,我深深感觉到哲学就是教会人们辩证思考,教会人们怎样面对生活,怎样生活得更好的一门学问。
读完这本书,当你把一个又一个哲学家和他们的故事及理论连接起来,就会发现西方哲学史已经变成一条河,源远流长,曲折蜿蜒,静静流淌,而且清澈得一眼就可见底。
《苏菲的世界》就是这样一条闪烁着生命智慧灵光的河流,我们也许未能在这条河流中畅游或深潜,但我们一定能领略到它的潋滟波光。它会启迪我们的智慧,教会我们思考问题认知世界的方法。所以我想说我们真该好好读读贾德这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苏菲的世界》,你一定会为她着迷哦!
精选用户撰写心得40人觉得有帮助
写读书心得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尤其是像《苏菲的世界》这样的书。这本书讲的是哲学故事,听起来就有点高深,但写心得的时候,咱们得用自己的话来说,别光抄书里的句子。刚开始,你可以想想这本书讲了什么,比如它讲了哲学从古希腊到现在的发展,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那些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
比如,你可能被苏菲和艾伯特的对话吸引住了,那就在心里琢磨一下,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话,是不是想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如果觉得某个地方特别打动你,那就把它记下来,哪怕只是个模糊的感觉也没关系。不过有时候写着写着,可能会把“哲学家”写成“哲学手”,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意思能传达到就行。
写的时候,不一定非得按照书的顺序来。你可以挑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然后想想它跟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像苏菲遇到的问题,我们生活中也经常碰到类似的事,比如什么是真正的自己之类的。如果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会显得更真实,也更有说服力。
不过有时候也会卡壳,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写下去。这时不妨停下来喝口水,或者换个角度想想。有时候写着写着,思路就突然清晰了。记得把写下来的东西多读几遍,看看有没有不通顺的地方。要是发现句子太长,就试着拆开,分成几个短句,这样读起来会更轻松。
写心得的时候,不用刻意追求完美,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即使有些地方写得不太对劲,比如把“世界”写成了“世道”,也没关系,毕竟这是你的感受嘛。关键是能让别人看懂你想说什么,这就够了。
【第7篇】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感想怎么写4750字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感想1
《苏菲的世界》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作者乔斯坦·贾德用生动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是世界与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故事由一个14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让苏菲在迷茫中开始思考,并在哲学家艾伯特的引导下开始学习西方哲学。苏菲在一次次的书信中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从神话、命运到启蒙,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贾德借一次次信件提出疑问,将苏菲一点点引入其中,跟随着苏菲的脚步,也让我不由自主跟着苏菲一起困惑,一起思考,一起学习......
这本书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作者在书中这样说到:“我们生活的这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只是这白兔的体积极其庞大,因此这场戏法要数十亿年才变得出来。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然而当他们年纪愈长,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他们在那儿觉得非常安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仔细想想,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我们知道的越来越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也逐渐消失了。我记得《小王子》里有这么一句话,“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而这本书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找回曾经拥有的好奇心。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感想2
我好奇,14岁的苏菲怎么能消化巜命运》这样的主题,至少我已经历了欢乐和挫折,体会过命运的变奏,稍有感悟,翻阅此书还是需要时间的,苏菲怎能塞的进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幽幽?
冷静回忆逝去的半生,犹如上溯一条绵长的河流,半百的我仍然对《苏菲的世界》这本充满好奇与惊喜。不是经常听到“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不是都认同“性格决定命运”之类?不是经常有人去“算命”,更有“宿命论”的命中注定等等。被命运捉弄时的我,基本的选择是小喜爱地退缩与逃避,不是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吗”?毕竟“不能拿鸡蛋碰石头”;满足安乐时的我,又相信感恩带来的好运 ,更加笃信命运的好坏与自身的努力有着莫大的关联。不长的生命过程,演绎粉无非悲喜两剧,一片喧哗,终归淡然。如何经营盈亏得失,需要知识、技术、手段,每个人都是亲自操盘着。我悟性晚开了,认为:生命不过是上苍借你一用的资本,不在于长而在于精。碌碌无为肯定不行,积极进取彰显自我价值的人生才算精彩。可是马上发现,那些没有精彩人生的一样走过来,现在又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健康的赛事,这又怎么解释呢?前面已经清零了(积分有的),到底谁是人生赢家还真不知道,没有答案!
一盘棋,下错了,至诚的悔意还可以重下一盘。人生短短几十年,谁也逃不过命运的安排,这盘棋选择认真下还是随遇而安?估计口是心非的答案一箩筐吧!那么命运又是什么?是我的追求?我追求过什么?一份彼此相爱的家庭结构?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一份难忘的经历?有不追求金钱和名利的人吗?没有权力,又怎能为理想奋斗?是什么,才能让我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在心中对自己说:我追求过,我没有后悔过我的追求,这就是人生吗?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它又是万万不能的。这是什么话在激励我走向终点?权利的诱惑在人之初性本善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那颗鲜红地心悄然与不经意之间,被一层薄纱轻轻地蒙上了。 这是错?什么才是正确的?至少,苏菲的脑海塞不进这些!如果苏菲到中国来生活会有怎样的结果,这位单纯的14岁女孩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感想3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引导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不同于像《论语》这样以平时生活的素材来给人哲学领悟的书,它是通过介绍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来一步步使人认识哲学,从中学习哲学。而对于像我一样什么都不懂的读者来说,我从读这本书开始就同苏菲一起上起了哲学课。从“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看似很普通却让人深思的两个简短而奇怪的问题开始,跟着“神秘老师”开始了我的“哲学之旅”探索之路。
对于以前没有读过关于哲学书的我,第一次看《苏菲的世界》并没有觉得很困难的感觉,反而是很熟悉、很实在的感觉,让我更加喜欢哲学这一门课程。从前总觉得哲学类的书很无聊、很古板,不过《苏菲的世界》却是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让我们哲学的初学者更加热爱哲学。书中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让人无法自拔,一看下去就想一直看。
哲学是一个很抽象的学问。它是以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为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满足人类提高思想认识能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的本源事物。而在《苏菲的世界》中,讲述了整部西方哲学史,虽非学术性着作,但它是一本捍卫哲学的书,正因为其大众化,它也就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本书不在探讨哲学上的某一特别思潮或历史,而是尝试对每一派别,作概论式的介绍,并说明它在今日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本集学术界一般看法的摘要录。
为什么有很多人觉得哲学是不切实际的呢?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那些哲学性的问题呢?我想,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对这个他们生活的世界习以为常、失去了探索的好奇心了吧。说到这让我想到作者一个用的很好的比喻:“这个世界就像是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当然这只兔子极其庞大。”我们每个人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大家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并且努力地想把兔子看个完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顺着兔毛慢慢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深处尽情享乐。当大人们的心灵逐渐习惯了世界上的一切的规则,当他们不再像孩子一样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奇,觉得所有的东西都那么不可思议而又理所当然,当他们过惯了喧嚣吵闹、灯红酒绿的生活,他们便不再去追求那与他们似乎毫不相干的哲学,便不愿离开温暖舒适的兔毛深处,不愿像哲学家一样尽力去爬上脆弱的兔毛一看究竟。就是这样子,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们都不会再去思考像“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了。
人生,其实并不只是一个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界,也不应只是金钱、荣誉与成功的世界,它更应该是一个充溢着理想与奋斗、追求与梦想、好奇与探索的世界。不要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必然,为什么纸张便是白的?你又是谁?天地到底有多大?它又是怎么来的?世界上第一个细胞是怎么诞生的?从无到有,这本身便是一种不可能。一切都充塞着无穷无尽的问题。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感想4
若是愿读一本书,必是会先从某处知晓她的存在:或从朋友口中,或从网络,抑或从学校开出的书单。而我接触到《苏菲的世界》,却是从另一本小说的故事情节里。书中的大学生请同学推荐他一本哲学入门读物,这位同学先是提及了《西方哲学史》,其后许久,突然叫出了《苏菲的世界》。大学生拿起了她,于图书馆内坐了一下午,读完后直呼醍醐灌顶、精彩万分。
这本小说的作者当时是一位在北京大学就读的法学院学生。我想,这书中大学生的读后感受,应也是他当年读完此书所感吧。的确,我以为《苏菲的世界》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哲学启蒙读物。这样的书,她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丰富且缤纷不乏味的哲学知识,也有倚靠哲学理念的故事。苏菲的意识存在于席德的脑海中,而当她发现自己是被大校所创造出的角色时,她选择了逃离——在这样一个情节里,“创造者”是大校。而在书外,乔斯坦.贾德又创造了整个书中的世界!
这不正如在整本书开头几张中大校所打的比喻么:苏菲好比生活在兔子皮毛中的人,而大校好比白兔,提起这只兔子的便是乔斯坦先生。而苏菲竟真的从兔毛中跳脱了出来!当然,这些都只是出自作者笔下,而对于现实中还在兔毛中安居的我们,是可以有所启示的。
自然,书中的重点自然是大校所叙述的哲学知识。从爱琴海旁萌发的自然派哲学火种,至雅典三大哲人于整个欧洲燃起的燎原智慧之火;从中世纪教廷左右人心似是而非的宗教论调,到启蒙运动里思想家们对于教权与神权的反抗、百科全书派对于自然的强调推崇……书中的内容似乎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相仿,但因为是大校书与苏菲浏览的缘故,哲学中许多枯燥的那些“主义”的名词,都被用生动而通俗的言语解释了。作者十分善于用活泼的比喻来解释玄妙深奥的道理,就通过这些具体的形象来触动读者的内心,发人深思。
我相信笛卡尔尔的那句话:“cogito,ergo sum(我思故我在)。”句子被改编成无数个版本,许多听说过的人也未必清楚它的真正意思。这句话最好的证例或许便是书中的苏菲,苏菲对着镜子问镜中的影像:“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所有新入门哲学的人似乎在接触哲学后都会开始质疑自己的存在,这时,不妨用笛卡尔的话来勉励自己。苏菲只是一个思想,但她知道自己的存在——在世界中至少证明自己存在,也是令人安心的事情。
在中国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哲学这门课是令多数青少年大感陌生的。即便高三将要上哲学一门课,但空讲唯物主义辩证法这般贬斥唯心,肯定唯物的言论,没有系统,也过于狭隘片面。而这一本《苏菲的世界》,最初面向的是西方的青少年,而至今在中国也并不是十分出名的书籍,倘若是被中国的初高中生们广泛传阅,一定会像那个比喻一般,让中国更多的新一代,从匍匐于白兔的皮毛中,转为站立起来的姿态。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感想5
校领导给我们每位老师赠了一本《苏菲的世界》,希望我们能从这本哲理性的书籍中收获非凡。零零散散一个冬天,早自习的间隙,一个假期,读了《苏菲的世界》,读起来有些艰涩、枯燥。常言道: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眼,丰富阅历,益于人生。我坚持读下来,也从中读懂一些人生哲理。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层层谜团一股在她眼前展开,使她不得不开始注意起这些恶作剧般的问题,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淌徉在这个充满哲学的世界里,她开始不断思索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书中更是有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了解,更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垢印刷机。更让我们学习到康德黑格尔,弗伊德甚至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
哲学家们不停地追问,不停地前行,同时也不停地呼唤着沉睡的人们。他的呼唤只能唤醒少数有头脑的人,而赢得大多数人的厌恶,苏格拉底最总最终将生命献于哲学服毒自尽,耶稣亦如此。我佩服他们的勇气于精神。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德谟特里克斯在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情况下,仅靠好奇与思索提出原子理论,柏拉图的两个世界论,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我思故我在。一千年,两千年,中世纪,浪漫主义。慢慢我陷入整个欧洲哲学史,开始时很茫然有很多的不了解,越来越发现,其实哲学离生活并不远,我可能不了解一些地域,一些风土人情,但思想是没有限制的。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互通的。苏菲最终只是希德书中的一个虚拟人物,我们又是谁呢,苏菲又是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也唤醒我们生活的智慧。
精选用户撰写心得82人觉得有帮助
读《苏菲的世界》的时候,我刚开始觉得这书有点复杂,因为里面讲了很多哲学概念,像什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些名字,还有他们提出的理论,头一次看的时候有点晕。不过慢慢就明白了,它其实是在讲故事,通过一个女孩苏菲的经历,把哲学道理融入进去。
我觉得写读书心得的时候,得先把书里的主要情节理清楚。像这本书,先是苏菲收到神秘信件开始思考人生,然后遇到哲学老师艾伯特给她上课,这个过程很关键。写的时候可以把这些重要情节拎出来,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这样显得有条理。
书写注意事项:
书里提到的那些哲学家的观点也得提一下。比如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我觉得这句话挺有意思的。写心得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这句话对自己的启发。当然了,有时候写的时候会忘记一些细节,像我刚才说到苏格拉底那句话,差点就想不起来具体是谁说的了。
写心得的时候最好能联系实际生活。就像《苏菲的世界》里探讨的很多问题,像时间、存在之类的,都能跟我们平时的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说时间这个话题,我就想起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现在却觉得过得飞快,这种感觉变化就是时间的奇妙之处。
不过有时候写着写着会跑题,就像我本来想说联系实际生活,结果又扯到时间上面去了。写心得的时候得注意控制主题,别东拉西扯,不然会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当然,偶尔跑个题也没关系,只要最后还能回到正题上就行。
还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语言表达。有时候想表达的意思明明很清楚,但写出来却让人费解,这就麻烦了。像我刚才写“这种感觉变化就是时间的奇妙之处”,这句话要是换个说法可能更好理解。不过写的时候很容易忽略这类问题,毕竟一心想着把想法写下来,顾不上太多细节。
小编友情提醒:
写心得的时候最好能有点个人感悟。《苏菲的世界》让我意识到哲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写心得的时候如果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就会更有说服力。当然了,有时候写着写着会发现自己的感悟不够深刻,这时候可以停下来想想,再继续写。
【第8篇】____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范文怎么写1000字
哲学,融人类千年之史,汇世界百家之言。祖先赐予的精神遗产随着岁月的积淀愈发深不可测。无数哲人前赴后继著书立传,试图为世界展现一幅壮丽雄浑的哲学全景图。可是百家争鸣,丰富了哲学的内涵,却为勾勒全景图又增添了新的难题。于是,千百年来,哲学似雪球般前进、壮大,而人类只得管中窥豹似地欣赏奇峰一角。
当无数的初学者在哲学的门外徘徊,无从入手之时,一位来自北欧挪威的作家乔斯坦贾德,带来了他那部震颤了哲学界的里程碑式的文学作品——《苏菲的世界》。以14岁女孩的视角带我们傲游于哲学的世界,跟随着一封封神秘的来信,我们也仿佛如苏菲一样沿着历史的足迹浏览历代哲人的精辟论述,抚摸古老智慧的轮廓,膜拜那留传千年依旧不朽的鸿篇巨制。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菲的世界!
遥远的神谕
“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明辨是非者必能进退合宜。”
苏格拉底,史上最神秘难解的人物。我们没有他的任何文字,只能从他人的文字中捕捉他的睿智的思想,缜密的思维。他的一生曲折而短暂,却对对欧洲思想界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影响。苏格拉底也常说他的谈话艺术就像为人接生一样。产婆本身并不是生孩子的人,她只是帮忙接生而已。同样的,苏格拉底认为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苏格拉底曾说:“雅典就像一匹驽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它,让它具有活力的牛蝇。”最后他用他的死去成全他的良知取义成仁,完成他的使命。
他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这就是先哲的光辉.'永恒不变的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留存的是永远的真善美不朽的灵魂'后来,柏拉图来了。他既关心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事物,也关心与人类道德及社会有关的永恒不变的事物。
对于柏拉图而言,这两个问题是一体的两面。他试图掌握有关个人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们已经见到柏拉图如何认为实在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领域。
其中一个是感官世界。我们只能用我们五种并不精确的官能来约略认识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一件事物都会流动”,而且没有一个是永久不变的。这里面存在的都是一些生生灭灭的事物。
另外一个领域则是理型的世界。我们可以用理性来确实认识这个世界。我们无法用感官来察知这个理型的世界,但这些理型(或形式)是永恒不变的。
精选用户撰写心得25人觉得有帮助
写读书笔记其实挺有感触的,特别是像《苏菲的世界》这样的书。这类哲学小说得好好琢磨,不然就白读了。开头最好能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说说它的背景什么的,这会让别人知道你是认真对待的。当然,要是直接抄书上的介绍就不太好,得用自己的话来说。
阅读过程中,把一些关键的地方记下来很重要。比如书里的那些哲学概念,像存在主义之类的,不是每个人都能马上明白的。遇到不懂的地方,不妨多看看注释或者找资料补充一下,这样写起来底气才足。有时候记笔记的时候,可能一时想不起某个词,就随便写了类似的意思,这就需要注意检查修改了。
写笔记时,不要光顾着摘抄,要加上自己的理解。比如你觉得苏菲和艾伯特的关系很特别,就可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种设定,它反映了什么思想。不过有时候写着写着思路会乱,比如把“哲学家”写成了“哲学家们”,这种小地方就得仔细看一遍。
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要一味追求华丽的辞藻。写读书笔记重在真实,表达出你的真实感受就好。如果觉得书里的某些情节特别吸引人,就大胆写出来,分享你的想法。不过有时候脑子一热,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的点,这就需要回头补全了。
小编友情提醒:
记得给笔记起个标题,但别太花哨。像“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之类的就挺好。写完后别急着发出去,放一段时间再看看,说不定能发现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