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考察党员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1篇优秀的考察党员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考察党员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党员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第1篇】党员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感悟光辉历程 激发责任担当
——参观农工党一干会址陈列馆有感
上海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诞生地,也是农工党创始人邓演达同志的主要革命活动场所。1930年8月9日,在现在的淡水路332弄1号,邓演达同志主持召开了有十个省区代表参加的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
2022年12月8日上午,有幸亲临上海“农工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旧址”陈列馆参观学习,实地察看了农工党党史陈列馆,参观了大量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献、文物和图片,聆听讲解员深动的介绍,使我们更加深刻全面了解了农工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其艰苦的革命历程,以及中国农工民主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光荣历史。深刻体会到农工党人在革命斗争中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使人感慨万分。此时,虽然上海正下着数年难见的鹅毛大雪,寒风凛冽,然先辈们风风火火的革命壮举真使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深深地为农工党先辈们肃然起敬。
特别是邓演达同志的一生充满着革命的传奇色彩。自幼勤奋好学,立志救国,青年时期,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是黄埔军校的创办者之一。大革命时期,他能征善战,他积极支持农民运动,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推动农民运动的发展。大革命失败后,他流亡海外,考察各国政治、继续开展革命斗争,钻研理论,不懈地追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1930年回国,但因其坚持革命和宣传反帝反独裁思想而为蒋介石所不容。1931年不幸被捕,最终在1936年被无情杀害。他大义凛然、一身浩气,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邓演达同志矢志不渝、奋斗不息,忠于信仰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他的伟大功绩永远是中国革命史册上的光辉一页,他用短暂的一生所展示出来的独特的高尚人格魅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起前进。
大江东去,不舍昼夜,星移斗转,天地翻覆。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农工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农工党的诞生。然而,自农工党成立至今,已由革命党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从陈列馆展示的大量文献资料看到,农工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对中国共产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政治上不断认同、行动上不断靠拢的历史;就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影响、帮助指导下不断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走向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走向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就是一部始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历史。
让我们追寻革命先辈足迹,感悟光辉的历程,激发起自己的责任担当,继承先辈们建党宗旨及历史使命。传承政治薪火,牢记初心,继续前行,使我们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如既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重走先辈路 共圆“中国梦”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农工党涪陵区委组织的“不忘合作初心,重走先辈道路”学习考察活动,来到了农工党“一干会址”旧址,身临其境,深切感受着当年邓演达等先辈在黑暗中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并建立中国农工民主党的艰难历程。
农工党“一干会址”位于上海淡水路332弄1号,是一幢普通的三层小洋楼,临街面有栅栏,是农工党党史教育与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从栅栏门进入小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邓演达的铜像雕塑,栩栩如生、庄严肃穆。进入馆内,大家立刻被一件件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文史资料所吸引,一边听着讲解员对邓演达铜像的来历和农工党历史的娓娓道来;一边用心去看、体会、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感悟农工民主党的光辉历史。整个展馆的面积并不大,但被工作人员精心布置,参观过程中,就像透过一幅幅历史画卷,从先辈使用过的钢笔、穿过的旧外套,到写给家人和朋友的书信、泛黄的旧报纸及旧照,无不让我们感慨万千,伟大的事业,不会被永远埋没,伟大的进步事业,必为后世所景仰。
馆内展陈的珍贵史料文献为大家全面展示了农工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发展历程:由酝酿和筹备建党到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开展以推翻蒋介石政权为目标的革命活动到投身抗日救亡斗争,到1945年推翻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充分展现了我党从合作并肩战斗到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形象。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以邓演达为代表的一大批农工党革命先驱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斗争历程,为农工党光辉的历史感到自豪。
“不忘合作初心重走先辈道路”活动不仅是一次铭记农工党历史之旅,更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灵魂洗礼之旅,必将引导我们每一位农工党党员学习邓演达等革命前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本次活动,大家一致认为,要永远继承和发扬农工党老一辈领导人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本职工作,不忘合作初心,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追求中国人民进步事业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重走先辈路 瑞雪兆丰年
——参观农工民主党一干会址有感
2022年12月,作为一名普通的农工党党员,我有幸参加了农工党涪陵区委组织的“重走先辈路”纪念学习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地是上海。
12月8日上午,在区委主委董代文同志的带领下,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农工党“一干”会址。这是一栋两楼一底的独立楼房,很有传统的上海民居风格。在一楼入口处的门楣上方,由农工___委员会所立的“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会址(1930年8月9日召开)”牌匾字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一楼的陈列厅,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书法作品,有中国共产党人的、有民主爱国人士的,也有社会各界人士的,不一而足。在大厅一侧,有一张旧式会议桌悄无声息地默默摆放在那里,这就是创建我党的领袖领袖邓演达先生召集党内骨干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性会议的情景。墙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其民族、民权、民生为主要思想的三民主义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在这样一个场景下,所有人都在行注目礼,没有一个人讲话,仿佛时间又回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们正在聆听诸多革命先辈的真知灼见、至理救国名言一样,心灵接受又一次洗礼。出了一楼展厅,紧接着是二楼、三楼。
在楼上,我看到展柜中有几枚别致的徽章,这是农工___机关工作人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用过的。徽章的中央是五角星,喻示着农工党始终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俗话说,天下农工党人是一家。农工党上海市黄浦区委的戚主委率机关相关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对我们一行人顶着严寒,远赴千里学习、瞻仰革命先辈的精神充满了敬意。
在会议室,戚主委说,农工党“一干”会议会址属于农工___直管,上海市委仅仅是物业方面的管理。我知道,这也是农工___对我党历史和文物遗址的关心与保护。
宾主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交谈,董主委代表涪陵农工组织邀请戚主委到涪陵做客,得到欣然答应。不知不觉,窗外飘起了鹅毛大雪,附近公路及庭院白皑皑的一片。又是一个瑞雪兆丰年!
缅怀革命先辈 重温峥嵘岁月
新党员 周 茂
当战火纷飞的年代被和平幸福的生活所取代,战争的喧嚣和残酷显得那么遥远,那种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正离我们越来越远。当网络充斥着各种调侃、亵渎革命先辈的言语,烈士的爱国奉献显得那么陌生,那种为国为民奉献生命的崇高精神,也离年轻一代越来越远。而这一次,当我有幸随农工党区委“不忘合作初心,重走先辈道路”考察组赴上海和武汉,重走当年革命先辈们走过的历程,从农工党第一次全国干部大会会址到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毛泽东旧居再到中国共产党五大会址纪念馆,一处处满载历史沧桑的旧址,一张张鲜活生动的照片,一本本内容详实的史料,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撼,让我萌发出了久违的对理想的坚持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我们首站来到了位于上海淡水路332弄1号的农工党第一次全国干部大会会址。茂密的树荫下,复古的铁门内,是一栋占地不大的三层洋楼,洋楼外是郁郁葱葱的小花园,蜿蜒的石板步道,邓演达的半身像……88年前的8月9日,就是在这里,邓演达主持召开了有10个省区代表参加的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使中国农工民主党成为了国内成立最早的民主党派。
走进花园,恰逢上海今年的第一次雪,稀疏的雪中,一干会址庄严而神圣。一楼陈列室正中挂着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对联“养成乐死之志气,革去贪生之性根”,这是孙中山赠予28岁少将参军邓演达的一幅对联,足以说明孙中山先生对邓演达的充分肯定和殷殷期盼。庄严的陈列馆中,记载了这位革命家、政治家短暂却辉煌的一生。跟随着讲解志愿者的步伐,我陆续参观了二楼的会议场景和展品陈列室。在其生动的解说下,我深入了解了农工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全面知晓了邓演达和一众农工党革命先辈的革命事迹和农工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一幅幅、一本本真实记录农工党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物,让我感悟到了临委会成立的艰辛历程,和以邓演达为首的农工党革命先辈始终为取得革命胜利而艰苦奋斗,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为新中国的成立及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懈努力的光荣史迹。
次日,我们依次参观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毛泽东旧居和中国共产党五大会址纪念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1927年3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主席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毛泽东、邓演达等同志曾在这里以训练农村革命人才为目标,为学生传授农民革命运动理论,教授军事课程,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农民运动骨干,这些骨干将农民运动的革命火种撒向全国四面八方,多个战役都能看到他们奋不顾身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斗争的身影,实践着邓演达作为大会主席在农讲所开学典礼上作的《开学宣言》:“到乡间,号召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实行农村革命,推翻封建势力!”讲习所内,我认真聆听着讲解员的解说,先后参观了毛泽东授课的大教室、邓演达曾办公的常务办公室、学员们军事训练的大操场、狭小昏暗的多人宿舍等。灰色的砖墙述说着革命教育的严谨,整齐排列的桌椅透露出革命先辈的自律,破旧的步枪展现出革命运动的艰辛。透过这些历史的遗物,让我真切了解了先辈们艰苦革命的历程,我不禁为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严格的自律行为、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而感动。
距农讲所200米远的一幢灰砖平房就是毛泽东旧居。这里是毛主席1927年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所,也是毛主席、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毛主席在这里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后来此文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屋内陈设极其简朴,简单的床,简陋的桌椅柜子,古朴的茶杯茶壶,荒置的天井……让我感觉格外真实和质朴。简朴的住处与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光辉事迹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艰苦勤俭的生活作风,及不畏艰苦,始终矢志不移为中国人民的幸福、为国家的解放不懈奋斗、鞠躬尽瘁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五大会址纪念馆位于毛泽东旧居斜对面,是国内建设规模最大的党代会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这里召开,这次会上首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纪念馆既保留了原有建筑物的历史风貌,灰色的屋墙砖搭配红色的柱子,古朴而庄严,又通过展示丰富的文物和图片,利用多种现代技术和艺术手段,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五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过程和历史影响,潜移默化的传达着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深入了解了革命先辈对中国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为先辈们的革命智慧和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所折服。
成功的花,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撒遍了牺牲的血雨。短短两天半的时间,我追寻着众多伟人的脚步,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和农工党的革命历程,重温农工党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历史。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背后的来之不易。在战火纷飞、动乱不安的年代,革命先辈们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们前仆后继,冒着枪林弹雨,用他们的身躯、用他们的鲜血为祖国和人民负重前行。作为一名农工党党员,我将永远铭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和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继承和发扬爱国革命优良传统,学习革命先辈不畏艰难、不懈奋斗的精神;以更高昂的热情、更认真的态度,鞭策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做好农工党区委各项工作,为建设高素质农工党涪陵地方组织贡献力量。